高中议论文范文--《从<邹忌讽齐王纳谏>说开去》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30 05:58:21

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出自《战国策·齐策》,是古典散文中的名篇,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。本文写的是邹忌通过与城北徐公比美,从妻(私)、妾(畏)、客(求)的赞誉中悟出治国的道理,进而现身说法讽劝齐威王纳谏,最终使齐国大治。

邹忌作为齐国大夫,有见微知著之能和安邦治国之策。邹忌在妻、妾、客的美誉面前能够保持清醒头脑,进而发现问题并分析思索,寻找原因求得真理。“于是入朝见威王”,邹忌从家庭琐事来讽谏“王之蔽甚矣”,结果威王心悦诚服并欣然接受。从中我们能够读出:邹忌和齐威王都是作者热情讴歌的对象。邹忌贵在有自知之明,齐威王贵在从谏如流。当然这和邹忌的善讽也有很大关系,因为邹忌深知直接批判“王之蔽”,有可能触怒龙颜而惨遭杀身之祸。

邹忌讽谏成功,一方面在于他擅于揣摩对方的心理,另一方面在于他擅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,但更为重要的是,齐威王自己也有着革除弊端、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。齐威王敢于广开言路,下达三等论赏的命令,就是有这种愿望和决心的表现。由此可见,邹忌讽谏成功也在于他遇到了像齐威王这样的贤明君主。如果遇到“刘阿斗”,即便诸葛再世恐怕也无济于事。

俗话说:“良药苦口利于病,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”但事实又是如何呢?历史上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,对国君尽赤诚之心,冒死进谏,结果如何呢?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最终导致杀身之祸。屈原进尽忠言但被奸臣妒忌,遭放逐自沉汨罗终成千古奇冤;比干忠心诤言却遭纣王剖腹挖心;伍子胥忠言献计杀勾践绝后患,但终落得引剑自刎。如果说“忠言逆耳利于行”的话,恐怕也只有魏征得遇明君,才有千古佳话流传:“以铜为镜,可以正衣冠;以古为镜,可以知兴替;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

回过头来再看邹忌讽谏,我们不得不佩服邹忌的高明!因为忠言婉说不逆耳,但绝对利于行!同样《触龙说赵太后》的高明之处也在于此!同样良药甜口更利于病,小儿吃的驱虫药往往裹上糖衣,效果更佳!现在的中学生,自我意识往往比较强,说话时不太为对方着想,也不怎么在意别人的感受。新课标规定:“在各种交际活动中,学会倾听、表达与交流,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,发展合作精神。”因此邹忌的劝谏艺术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也有着深刻的启迪。正如温家宝总理昨天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所说:“正因为我们善于在交流中